主板上声卡芯片介绍
时间:2023-09-25 22:55来源: 作者: 点击: 次介绍
现在的基本上都集成了音频处理功能,据调查显示,新装机子的用户超过80%的人都使用自带。分析原因,主要是大部分用户对PC音质要求不是很高,又不想浪费现成已有的板载;加之板载声卡一直在悄悄地进行革命,音质与一块普通PCI声卡没什么差别甚至更好。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板载声卡不再象过去只有“软”、“硬”的差别,种类已相当多,它们的差别也很大。下面跟大家说说目前市面上的板载声卡究竟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购买的时候怎么识别,希望大家购买主板时多留个心眼,不花钱享受到更好的音效。 AC97基本框架
AC97架构由三部分组成:信号处理部分:就是DSP,也可由cpu代替,由于cpu强大的处理能力,这完全可行。但需有软件驱动实现算法。软件就灵活多了,这也正是厂商能低价实现许多PCI声卡高级功能的资本。数字连接部分:集成在南桥中,数字控制器(DigitalController)与AC-link,负责连接、控制和对数据“打包”(按AC97标准编排数字信息)。如上图,中间部分是南桥中的一部件。右下图是VIA最新KT400A的南桥。
音频回放部分:AC-link连接Codec,Codec——正是我们常听说,同时在主板上也唯一能见的软声卡代表部件。只构建回放或输入部分(数模转换DAC/ADC,音频混合等功能)。就是上图右边部分了。又如右图,VT1616就是Codec。
- 基本性能
- 动度>90dB
- 支持立体声耳机
- 16-Bit立体声全双工立体声输出
- 16-Bit单声道耳机输出
- 支持四种模拟立体声输入方式LINE-IN、CD、VIDEO、AUX
- 支持AC97混音器
- 外部音频电源控制
- 抽样频率为:48Khz、32.0Khz、22.05Khz等
- 18bit、20bit采样精度,信噪比增加(部分大于98db)
- 全双工可变采样率(从7040Hz到48kHz逐一1Hz线性改变)
- 增强3D立体声效果
- S/PDIF输出
- 扩展6-Bit主音量控制
- 支持四种模拟立体声输入方式LINE-IN、VIDEO、AUX和高品质CD音频输入
- 插孔探针可以提供自动输出控制
- 增强型供电管理(以支持数字信号)
- 单声道MIC输入(内置20dB前置放大器)
- 多连接Multi-Codec设计,通过CRN接口可以让3片CODEC芯片同时工作
板载软声卡的挑选 位置Codec芯片,其实很多主板会自己声明的,算是多个心眼吧,也好看看用的是什么芯片,至于具体芯片特点,容之后慢慢说明。一般再主板右上角,或者音频输出插孔附近,如下图:
Codec封装是有固定标准的。48-pinQFP封装,INTEL标准中明确规定的,就是方形四边有脚那种。再看一下:
一般芯片型号双声道
早期型号主要有:VIA的VT1612a;Realtek(丽台)的ALC100/P、ALC101;SigmaTel的STAC9708T;AnalogDevices的ad188x系列(或许各位比较少听这个名字,但他可是INTEL的主要合作伙伴,大部分INTEL出品主板内建声卡用他的CODEC)。 看到这几种型号的Codec我建议还是尽快另买声卡好了,毕竟功能也太差。 之后推出的不少Codec厂家也注意了,终于不只达到能发声的档次,在声音质量上、功能上有了很大提高。VIA的VT1611A;Realtek的ALC201、ALC202/a;Crystal的CS4201、CS4202、CS4205、CS4294、CS4297A、CS4299;SigmaTel的STAC9756/57、;C-MEDIA的CMI8738(他是在双声道接口上自建4声道能力);AnalogDevices的ad198xA/B系列、ad183x系列。
Codec按AC97标准中较高要求设计:双声道,一般具有18bit/20bit数模转换能力(声音还原能力提高),扩展6或5-Bit主音量控制,增加耳机功放或输出线功放,少部分有S/PDIF输出。C-MEDIA的CMI8738。可以算是这一代产品中佼佼者,功能极大丰富,包括4声道能力、AC-3输出、HRTF3D定位算法接口等。其实它已包含一部分音频处理能力,如3D运算功能就不再全由CPU完成,但其改进又未完全达到硬声卡标准,我觉得还是把它算在软声卡这一类比较好。算是提供介于一般AC97与硬声卡之间的选择。另外,许多PCI声卡也采样这一芯片。Codec,板载声卡功能有更进一步的改善了。Realtek的ALC203;SigmaTel的STAC9752/53、STAC9766/67。DirectSound3D、HRTF3D、Sensaura™3D、EAX™1.02.0以及A3D功能;部分支持DVD回放;光纤输出首次支持32K/44.1K/48K/96KHz多频率可选。
六声道 Codec也没停步,已能实现这一功能。Codec了;其二:在双声道输出基础上自建多声道,用的还是双声道的Codec;其三,multi-codec技术,多块CODEC并接在AC-LINK上,分别处理前、后、中置声道。法一:VIA的VT1616;Realtek的ALC65X系列(其中ALC655,ALC658为增强型);C-MEDIA的cmi9739/a;SigmaTel的stc9758/59;
法二:Crystal实现方法就是用一块CS4202外加CS4334扩展。Crystal为例,批发单片CS4202CODEC1.4$,单片CS4334芯片0.7$,总共2.1$,折合¥17元左右。物美价廉!XEAR3D技术、AnalogDevices的SOUNDMAX3.0技术。由于软声卡的独特性,使升级驱程达到升级声卡成为可能。法三,通过CNR口外接另一块Codec实现。AC97标准中真正建议的方法,但由于成本较高,现多在品牌机上才见到他的身影了。也有厂家专门推出这样的声卡。给有CNR口的用家,把原来2声道升级为多声道提供多一种选择吧。
- 如果主机板上内建有与CNR卡相同或是兼容系列的CODEC,可采用slave型态的CNR卡当作是声道升级的方案。即主机板上内建二声道CODEC,另选用具备相同或兼容的CODEC的slave型态的四声道CNR声卡,将系统的声道由原来二声道升级至六声道。
- 如果主机板上并未内建有任何的CODEC或是不想使用主机板上的音效时,使用者便可以选择master型态,就像是一般的声卡一样,master型态的CNR声卡自动关闭内建在主机板上的CNRCODEC,只使用CNR卡上的所有音效。
板载硬声卡 APU实现硬声卡功能。ct5880:不想多说,上有低档PCI声卡,下有6声道软声卡,地位尴尬。音质有一定要求,甘于寂寞用双声道,对游戏3D定位要求不高的用家,也算不错。顶多是其自己的硬件底层实现的EAX值得一提。
APU(AudioProcessingUnit),直接与CPU、CODEC连接,构建声卡(XBOX中也用此技术)。由5个DSP组成,3个固定功能,2个可编程。硬件支持directx8.0!!自建数据传输控制架构,不经过南桥控制。2个可编程DSP,实现内建3D特效(混响、回音等)、均衡(EQ)、DolbyDigital(AC-3)等算法功能,可编程就还意味着此些功能可随驱动更新不断升级(据我所知此为高档声卡中才常用的技术)。全方位的硬件支持音频处理,将对系统资源实现巨大释放。但仍需要强调的是,它仍需要Codec输出,所以在NFORCE2主板上仍能找到Codec。SoundStorm标准作进一步改善,实际上,SoundStorm本身是nVidia给主板厂商贴的标签,只要他们的nForce/nForce2主板能提供利用集成声音处理器提供全面的声音输出,具备如多声道能力——6声道的模拟输出,S/PDIF数字输出和AC-3杜比数码音质后,即可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