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换人时代的技能短缺:以珠三角机器人行业
时间:2023-08-24 08:52来源: 作者: 点击: 次“机器换人”时代的技能短缺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技能短缺已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最具挑战性的障碍。在美国和英国,产业和政策部门很早就意识到技能短缺问题对未来经济发展的制约,进而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应对。然而事实上,“技能”、“短缺”的概念比较模糊,各国学术界对技能短缺的界定也有一些差别的,英国国家培训署(National Training Agency)将“技能短缺”定义为“有特定技能要求的工作岗位无法得到足够的具备这一岗位技能要求的员工。”具体而言,它涵盖外部技能短缺和内部技能短缺两个方面,前者指因为外部劳动力市场上的技能人才供不应求,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不能通过对外招聘实现;后者则指企业现有的工人并非完全精通其工作操作内容,其技能水平达不到企业经营目标所要求具备的状态。
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劳动力市场技能缺口研究》课题组的研究发现,中国正处于产业链低端的“世界工厂”向高附加值产品生产过渡的阶段,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不断上升,劳动力市场的技能回报也随之上升,但企业仍然普遍存在人才短缺问题;在制造业领域,由于高技能行业向东部地区进一步集中,导致该地区在高级技术工人方面的人才短缺程度略高于其他地区,此外,制造业仍然是农民工,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人数最多的行业;相对于老一代农民工,尽管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程度水平有所提升,但是仍然只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农民工接受过技能培训,而且仅有5.9%的农民工具有劳动技能等级或职业技术证书。另有研究指出,目前工作岗位对工人受教育年限的要求,第二产业的资本密集型岗位是10.4年,第三产业的技术密集型岗位是13.3年,但是农民工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9.6年。这些都意味着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面临着很大的教育和技能短缺的挑战。
与此同时,在“机器换人”的大潮下,近年来工业的生产、应用处于高速增长阶段。据媒体报道,从2010年到2016年,中国工业市场增长了5倍多,从2013年以后,中国已连续四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市场,其占全球市场的份额从2013年的1/5,到2014年达到1/4,2016年则接近1/3,高达8.7万台。另据工信部数据统计,2017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突破12万台,市场规模达到42.2亿美元,可以说全球每生产三台工业机器人,就有一台诞生在中国的生产线上。
尽管从全国看,尚未出现大面积的机器换人现象,但在东部沿海地区早已出现了这一趋势性转变。比如在佛山,目前开展“机器换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300家,应用机器人超6000台,主要应用在汽车制造、陶瓷、家电、机械以及金属材料加工行业等领域。而且佛山本土企业美的集团在收购德国工业机器人巨头库卡集团后,双方于2018年3月宣布共同成立3家合资公司,开始在顺德科技园新建生产基地,预计到2024年机器人产能达到每年75000台。
方兴未艾的“机器换人”背后的隐忧是相应技能工人的供给和储备还远不能满足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因为“哪怕是最简单的上机操作,学起来最短要一两周,长的要几个月。普通产业工人一般难以胜任,最起码要高中文化,还要有一定的技术底子”。以广州数控的电机轴生产为例,原来需要三四个工人,每个人在不同的位置上分工操作,而在采用机器人后,只需要一个工人做生产线的看管维护与保养,但是对这个工人的综合能力要求提高了,他要懂铣打机,要懂车床,要懂磨削工艺,要懂电气联调,还要懂机器人,这是一个综合化和高端化的技能要求。
因此,虽然目前企业对智能制造方面的技能人才需求很大,但是劳动力市场上具有相关经验和技能的专业技术工人非常匮乏,有研究指出,2015年,我国工业机器人装机容量已经达到约26万台,但当年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高职毕业生只有165人,工业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与人才紧缺已经形成了一对突出的矛盾。一位在机器人供应商工作十年的工程师说,“我给工人培训时明确跟他们讲,学会自动化编程,一万好几一个月没问题。这样的人紧缺,(企业间)基本上都是互相挖角。”总体来看,根据工信部、教育部和人社部的预测,高档数控跟工业机器人的人才需求缺口到2020年会达到300万,而到2025年会去到450万。
然而,由于受到户籍、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以及教育资源配置不平衡等因素的影响,无论是本地农民工,还是外出农民工,都非常欠缺培训机会,他们属于我国职业技能培训的弱势群体。有调查显示,大多数农民工的职业技能都不是从专门学校或是职业培训中学得的,而是自己在劳动中获得的,主要获得方式有“本人自学,边学边干”(29.9%),“自己拜师傅学习”(24.6%),“通过亲戚,朋友或老乡教的”(14.5%),即近70%的农民工是通过这些非正规的培训方式获得技能的,而通过企业/单位、学校、社会团体或政府组织的正规培训获得职业技能的总计比例仅达31%。当前“机器换人”潮流催生了新的人才缺口,企业越来越需要能够操作新型机器设备及管理自动化生产线的技能工人,这就为被流水线“去技能化”的农民工的“再技能化”提供了契机。
案例:工业机器人行业的技能形成
工业机器人是一种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机器人,既可以接受操作人员的直接指挥,也可以按照预先编排的程序运行,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进行特定的轨迹运动来实现各种功能。因为易用性和稳定性的不断提升,近年来工业机器人日益成为我国装备制造业升级的重点研发和突破的领域,其应用范围也从传统的汽车业快速向电子电气、食品加工、包装印刷、仓储物流、橡胶化工和新能源电池等领域延伸,当前,工业机器人可在搬运、分拣、点胶、焊接、喷涂、冲压压铸、装配等具有重复性、过劳性和危险性的工序上实现对工人的替代。
由于工业机器人属于新兴领域,专业化及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因此技能工人十分缺乏。根据工信部的的发展规划,到2020年,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将达到100万台,大概需要20万工业机器人应用相关从业人员,由此可见,工业机器人行业技能工人的需求巨大,但是从供给侧来看,技能工人的培养培训数量远达不到实际所需,技能短缺严重。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的调研数据表明,企业现有的工业机器人技术人才中,依靠企业自身力量培养提高的占12.3%,而直接从学校招收的学生占45.1%,从社会招聘的员工占42.6%,从技能形成体系的角度看,这反映出当前工业机器人行业技能工人培养培训多元化的的格局。对此,笔者2018年1月-3月在广州、东莞、佛山和韶关等地进行深入调研,总结出工业机器人行业技能形成的三种主要途径,即企业内部培训、职业技术学校教育和商业性培训机构。
企业内部培训
对于应用了机器人和其他自动化设备的企业来说,本体生产企业与集成商在安装调试设备以及驻厂陪产的同时会帮助企业培训部分操作技术人员,有的企业也会专门聘请外部的专业的高级工程师对转岗工人进行技术技能培训,而培训成本由企业来承担。比如在东莞的劲胜精密组件股份有限公司,在筹建自动化“无人工厂”时就挑选部分原来流水线上的工人进行调岗培训,让他们逐渐转型成为操作维护工、设备工程师、甚至研发工程师。
由于终端用户的主要需求是工业机器人的日常操作维护与设备管理,技术技能要求相对较低,具备初高中学历能力的工人是有可能通过2-3个月的短期培训掌握基本的技能,但是在具体实践中,培训的过程还是比较艰难的,“每天让工人写培训心得,有些学过就忘了,工人中途离职,我们还得再培训”,因此,在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企业中有一种玩笑说法,叫“买机器人,送工程师”,这可以减少终端用户因为技能工人短缺而向集成应用商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