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行业期待统一标准 商业化进程将加快
时间:2023-08-24 08:52来源: 作者: 点击: 次[2016年我国服务市场规模达到72.9亿元,比2015年增长44.6%,预测2019年规模有望接近152亿元。]
国家发改委最新公布的三年行动计划,将推动的产业化列为重点领域。
第一财经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这将推动行业的标准化制定,服务机器人的商业化进程将加快。与此同时,相关配套和产业链也将得到完善。
推动服务机器人商业化进程
机器人的研发、制造、应用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智能控制、导航定位、多传感信息耦合等新技术快速发展,机器人产品智能化趋势愈加明显,具有感知、识别、决策、执行等功能的智能机器人已成为产业竞争角力的新战场。
上述行动计划的重点任务包括:加快智能服务机器人推广应用。聚焦市场潜力大、产业基础好、外溢效应明显的智能服务机器人领域,推动医疗康复机器人、特种服务机器人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示范,加快公共服务机器人、个人服务机器人推广应用。研究布局新一代智能机器人。密切跟踪全球智能机器人最新发展动态,顺应个性化定制和柔性化生产的发展趋势,提高机器人安全性、易用性和环境适应性,加快研制全自主编程工业机器人、人机协作机器人、双臂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机器人。
此外,方案也要求推动典型领域示范应用。提高搬运机器人、焊接机器人、装配机器人、喷涂机器人、洁净机器人等整机系列化产品开发能力,在新能源、汽车、电子、轻工、纺织、医药、冶金、金属加工、建材、民爆、危险化学品等行业加大示范应用力度。
机器人包括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与上一轮三年行动计划相比,服务机器人的内容比重明显增加。2015~2017年的行动计划旨在推动工业机器人关键技术产业化,包括:加快整机系列化产品开发应用及数字化生产方式改造。提高搬运机器人、焊接机器人、装配机器人、喷涂机器人、洁净机器人、移动机器人等整机系列化产品开发能力等。
深圳市机器人协会秘书长毕亚雷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人工智能产业之前已经列入国家战略,上述最新的方案是之前战略的落地举措,比较全面。
目前,中国服务机器人产业正在快速发展。此前,产业研究机构易观国际发布的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72.9亿元,比2015年增长44.6%,预测2019年规模有望接近152亿元。
毕亚雷认为,服务机器人的快速发展有诸多方面的因素,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企业在电子产品和智能技术结合能力上的提升。
推动行业标准的制定
上述方案的重点任务也包括:提升关键共性技术集成创新能力。整合行业协会、产业链骨干企业、相关科研院所的优势资源,组建上下游紧密协作、利益共享的集成创新平台,重点开发基础性、关联性、开放性的机器人操作系统等关键共性技术。
这将推动机器人行业标准的制定。生产机器人的企业深圳市泰达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朱抚刚对第一财经记者说,机器人是新兴行业,没有统一的标准,各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标准,五花八门,这对行业的发展不利。如果能够形成统一的标准,行业的门槛将会降低,大家就知道怎么做了,商业化进程将大大加快。
他补充道,工业机器人的标准正在慢慢形成,服务机器人的发展要滞后一些,但是这两年人工智能火热之后,推动了服务机器人的快速发展,这就急需标准的统一化了。
政策如何落实是关键。朱抚刚的公司研制的机器人今年已经进入市场,但是他希望在软件方面能够更进一步。
他说:“我们的硬件已经搭建起来,但是软件是个更庞大的系统,需要不断更新,永无止境。目前已经和深圳的科研院所以及行业协会有所联系,但是希望这个最新的政策能够推动我们合作层面的加深,三方能够充分利用好各自的资源。这可能需要政府牵头。”
企业也希望税收和资金等更具体的扶持细则能够尽快出台,完善相关的配套和产业链。深圳市普罗医学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创新官黄汉年对第一财经记者说:“目前相关的配套政策还不多,比如说我们前期产品研发时的机器臂就是从日本和德国进口的,这种零碎的采购成本很高。后来我们就从国内其他地方寻找到了一家有资质和能力的公司,进行合作。但是这家公司毕竟不在深圳。如果有这样一个政策能鼓励研发中心搬到深圳来,或者是培养出这样的企业,对我们将会帮助很大。”